您好,欢迎来到心友网在线! 请登录 免费注册

会员入口

注册/登录

您现在的位置:心友网在线 > 心理文章

2016/8/24 17:51:01  浏览量:2674次

心理导读:

一、有些心理现象是客观存在的

原来我并非不知道有的心理是有客观生理基础的,比如内源性的抑郁症、幻觉、妄想等症状,但除此之外,我对客观存在的其他心理了解不多,且以为只有病理性的心理才有客观的生理基础的,听了唐老师的课才发现,很多心理现象都是客观存在、有其生理基础、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,比如到了一定年龄人就会思慕异性、考试会引发紧张情绪、疲劳感引发的开小差现象等。

唐教授把客观的心理现象归纳为如下几个范畴:

1、本能。

比如,饿了就会产生想吃东西的食欲、到了一定年龄就会产生的性欲等。这些心理现象都是与保存个体生存或种族繁衍有关的本能

2、人的本性

比如,人都是很贪心的,人都喜欢听好话等,这些人性的方面虽然比较阴暗,却是客观存在的,承认这一点非常重要。反之,如果不承认其客观性,把这些本性的东西作为主观上不该存在的东西予以清除,真的能清除的了吗?大家是可以想象的,有一次唐老师在讲座中跟反贪局的听众开玩笑:你们都是反贪的,可是你们谁没有贪心?请举手。结果没有一个人敢举手。

3、基本情绪

喜怒哀乐爱恶欲,所有的情绪都有其功能,即使是那些负性的情绪,也是平衡精神健康重要的一环,也是生物与生俱来的特征。试图消灭负面情绪,等同阻止我们接受痛苦的一面,减弱人类的生命力。所以,最重要的不是消灭负性情绪,而是如何与各种情绪和平相处。讲到这里,唐老师甚至开玩笑说:别人祝福你永远快乐的时候,你千万不要“上当”。没有人是永远快乐的,除非有某种病态的人,大家可以想象一下。

4、条件性和非条件性的思维

唐老师在这里讲的是思维定势,思维定势虽然在发展过程中有其主动选择的一面,但一旦形成,就有客观的一面,会让人在无意中做出定势指向的选择。

5、无意注意

比如,我们都容易被突如其来的巨响吸引。很容易理解的一种心理状态。

6、心理活动的一些基本规律

比如,疲劳了做事就没有效率。这是客观的心理规律,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”是没有心理根据的,有个女孩子,为了考好,废寝忘食,三个月睡觉不脱衣服,连吃饭都看书,学习却越来越差,因为一直在疲劳作战,看起来比别人学的时间多,却没什么效率,还伤了心神,自然成绩很难好起来。

所以,有些心理是客观存在的,是不能消除的,认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,否则,我们很容易将所有的心理现象都作为可以主观调控的对象,产生病态压抑、病理强求的行为,可见下文。

顺便再说一下主观的心理现象,可以分为如下几种:

1、主要由主观意志所控制的心理现象,比如,决定傍晚是去吃饭还是去听课。

2、有意识的思维和行为。比如,正在用心思考的问题。

3、有意注意。比如,选择去看画面上的假山还是美女。

由此,心理现象的主客观分野可以用下图表示:

主观

相对状态

客观

二、人类病态痛苦的根源在于分不清自我和他人心理现象的主客观性

由此便产生了三种常见的问题:

1、病态性压抑

一些客观存在的阴暗意念,适当进行压抑是应该的,这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主要标志,适当的自我压抑也是一个人成长的标志,但如果不允许任何负性想法的存在,就是病态压抑了,就是跟客观的人性过不去。比如,一有嫉妒的想法就痛苦,其实嫉妒比自己好的人是人之常情,没必要因为这些想法的存在痛苦,只要不因为嫉妒去搞别人的破坏就可以了。

对于阴暗的负性想法,我们要承认其客观存在,不要总是试图去消除它,那是做不到的,只会让自己痛苦,甚至引发神经症。对于这些负性想法,把它控制到合理范围,别让他产生破坏性的行为就可以了。

高尚的情操对低级的负性心念有一定的抑制作用,从小培养孩子的自控力非常重要,可以从延迟满足开始,自我压抑能力没有长出来的孩子,很容易出现品行问题。

2、病理性强求

即苛求自己和身边的人,试图控制一切,苛求自己总是最好的,追求确定性。如不允许自己当众发言时紧张,不允许自己疲劳时开小差。实际上这是很难实现的,如果过于执着于主观的控制欲,很容易催生强迫症。

3、回避

如,当众发言很容易紧张,这是一条客观规律,如果意识不到其客观性,又没有勇气面对,就可能产生回避行为。

三、主客观分析与心理治疗举例

举焦虑的恶性循环的例子来说。

很多原因,如考试、当众发言等,都会引发焦虑体验,如果一直不到焦虑的产生往往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,就很容易试图用主观努力控制它的产生,实际上这是办不到的,这种无能为力的局面就会引发失控感,进而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焦虑体验和焦虑症状上,引发更多的焦虑。这种恶性循环,其实就是认识不到焦虑这种心理现象的客观性引起的。

四、常用治疗技术

(一)客观化

1、客体化(作为认知的对象:抽离、第三只眼、内省、自我体验)

2、合理化(情绪)

3、人性化(人性、欲望)

4、必然化(心理规律)

5、客观共情图

(二)主观化

1、选择多样化(认知;行为)

2、积极化(动机;资源)

3、规划责任:行为责任

(三)辩证化

主观客观的相对性:接纳“不接纳”,放下“放不下”。

分享到:

最新心理文章如何出现在这里

今天,我来当小编!我要投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