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来到心友网在线! 请登录 免费注册

会员入口

注册/登录

您现在的位置:心友网在线 > 心理文章

2015/1/16 9:19:08  浏览量:1505次

心理导读:


钱钟书先生的《围城》再版以后,又拍成了电视剧,在国内外引起很大的轰动,当然,也让更多的媒体对他产生了兴趣。有一天,一位英国女记者,好不容易才打通他家的电话,恳请钱老让自己登门拜见他,钱老一再婉言谢绝却没效果,于是就对那位英国女士说:“你看了《围城》后,可能会像吃了一只鸡蛋那样,觉得不错,但是,你又何必认识那个下蛋的母鸡呢?”


钱钟书虽然礼貌拒绝了女记者的探访,但是很明显,这种拒绝并不能平抑民众对名人那颗“八卦”的心。文学界这样,心理学界亦如此。读到弗洛伊德惊世骇俗的性本能理论,谁不想知道一下理论背后的传奇故事;看完马斯洛充满温情的高峰体验解读,谁不想了解一下效应背后作者的心路历程?反过来,通过对研究背后作者真实人生的了解,亦可以提升我们对其理论观点的认识。还记得前一段反映弗洛伊德与荣格关系的影片《危险方法》吧,看过影片的人,明显复习了一遍精神分析最初的发展史。

当然,更多的心理学家的人生不像弗洛伊德和荣格那样充满传奇,但他们的经历依然对后来者充满启示意义,艾略特·阿伦森(Elliot Aronson),就是这样一位值得你了解的当代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。

阿伦森是典型的好老师教出的好学生。他本科时的导师是马斯洛(Abraham Maslow),硕士时的导师是麦克莱兰(David McClelland),博士时的导师是费斯廷格(Leon Festinger)。当然,阿伦森最后的成就也丝毫不逊于他的几位导师,他的研究是经典社会心理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,他也是美国心理学会110年历史上唯一一位获得所有三项大奖的心理学家:杰出研究奖(1999年)、杰出教学奖(1980)和杰出著作奖(1975)。那么,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?他是如何与名师结缘、如何研究、教学和著述的,又如何屡屡获奖的?是他人好,还是命好?他在自己的个人传记中给出的答案就如同那书名:绝非偶然(Not By Chance Alone)。

在笔者的教学中,我常提及一个引发听众思考的心理学观点:伟人的小缺点让他更引人喜欢,庸人的小毛病让其更招人厌恶。这个观点其实就是源自阿伦森的一个经典实验:他让一些人评价访谈录音中的人物,结果发现,相对于一个毫无缺点的人,人们对一位优秀但却笨拙地打翻了咖啡的人评价更高。而这一研究的缘起,就是因为当时的古巴导弹危机中,肯尼迪总统虽然决策失误,但其民意测验的评价却升高了。与众多“两耳不闻窗外事,一心躲在实验室”的心理学者不同,阿伦森就是这样一位研究内容关注现实、研究设计基于现实、研究结论超越常识的心理学家。他的研究及他本人受人喜爱毫不奇怪!

在一些经典的研究之外,作为教师,我更为推崇阿伦森的一点是他的文字表达能力。不愧为公认的“教学名师”,他的作品好读、易读。当我第一次阅读他的那本经典的《社会心理学》教材时,惊讶于他竟能用一种讲故事的笔法,将心理学的那些精彩发现娓娓道来。这对于已经习惯国内教材千书一面的笔者而言,无异于当头棒喝:科学的心理学教材竟然可以这样贴近大众!教材都能这样写,自传的可读性更是毋庸多言了。虽然由于中文的翻译,不一定百分百信达雅地传递了阿伦森教授的表述,但《绝非偶然》依然可以让你读起来爱不释手、兴致盎然。

当前国内出版的心理学家传记中,内容以精神分析学派的研究者为多,他们人生经历往往也迥异于常人。此外,因为彼此成长背景的差异,他们的奇情奇遇,对于一个普通心理学爱好者的个人成长却难以有更多的借鉴意义。与此不同,在《绝非偶然》这本书中,阿伦森用轻松愉悦的笔调,描述了一名实验社会心理学家是如何紧随时代背景,感应内心的召唤,与时俱进读书、研究和生活的。他的故事,就是一名普通的、“正常的”学生成长为伟大的心理学家的故事。

因此你可以:看大师的故事,学经典的研究,想自己的人生。

迟毓凯

2012年8月

注:本文为应邀为《绝非偶然——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自传》一书写的推荐序

本文章转载摘自:迟毓凯

分享到:

最新心理文章如何出现在这里

今天,我来当小编!我要投稿